千金药业低价增发引质疑 收购子公司股权被指损害中小股东利益

2025
05/27

健康之声

个人

分享

2025-05-27 08:49:16

健康之声

阅读

A+ A-

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600479.SH,下称“千金药业”)近日因一则收购方案陷入舆论漩涡。公司拟以6.23亿元收购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——千金湘江药业28.92%股权及千金协力药业68%股权

业绩增长乏力下“左手倒右手” 控股股东浮盈遭诟病 。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600479.SH,下称“千金药业”)近日因一则收购方案陷入舆论漩涡。公司拟以6.23亿元收购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——千金湘江药业28.92%股权及千金协力药业68%股权,但交易中“低价增发”的支付方式引发中小股东强烈不满,被质疑变相稀释股东权益、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。  

低价增发引争议:折价超12% 株洲国投成最大受益方

根据草案,此次收购对价的97%将通过增发新股支付,发行价格为8.77元/股,较方案公布前10.25元的市价折让超12%,对应发行股份数量达7068万股。其中,控股股东株洲国投将获得4933.7万股,占总增发量的70%。以当前股价计算,株洲国投所持股份已浮盈约7300万元。  

市场质疑焦点集中于两点:一是为何不采用自有资金或配股方式收购,而是选择折价增发;二是标的公司本已在合并报表范围内,收购后仅少数股权并表,对净利润增厚有限,却需承担现有股东权益被稀释的风险。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直言:“低价定增实为‘割韭菜’,控股股东用非上市资产换取高流动性股票,中小股东利益受损。”  

业绩承诺“明增暗降” 标的成长性存疑

尽管交易方株洲国投对两家子公司作出业绩承诺(2025-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4.16亿元),但细究发现,千金湘江药业2023年净利润已达1.05亿元,而2025年承诺值仅为1.046亿元,近乎“零增长”;千金协力药业2023年净利润为3916万元,但2025年承诺值降至2814万元,降幅达28%。这被市场解读为“明为承诺,实为下调预期”,与千金药业宣称的“增强盈利能力”目标背道而驰。  

财务数据显示,两家子公司近年业绩波动显著:千金协力药业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1.78%,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1898万元,不足承诺周期年均目标的60%。分析人士指出,依赖此类标的拉动上市公司业绩“恐难奏效”。  

增长停滞困局:营收四年原地踏步 研发投入不足埋隐患

千金药业近年业绩持续低迷。2020-2023年,营收在36亿-40亿元间徘徊,2023年甚至同比下滑5.66%至37.98亿元;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不足6%,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再降14.64%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销售费用高企,2023年达9.04亿元,约为研发费用(1.49亿元)的6倍,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仅4%,距离其“年均不低于10%”的战略目标差距显著。  

市场拷问:内生增长乏力 收购能否破局?

此次收购暴露了千金药业的深层困境:核心业务增长见顶,中药、化药及卫生用品板块缺乏突破,转而通过收购已控股子公司谋求报表优化。但标的公司成长性不足、交易方案损害中小股东利益,反而加剧市场担忧。  

截至发稿,千金药业尚未就低价增发的合理性及业绩承诺“明增暗降”作出详细回应。二级市场上,公司股价自2月公布收购草案以来累计下跌约15%,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。这场“左手倒右手”的资本游戏能否真正提振业绩,仍需时间检验。  

 

健康号声明:

本文由入驻健康号平台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健康号立场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,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,避免造成金钱损失,风险自负。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,请联系本站。邮箱:kangNEWS@163.com

相关阅读

精选

热榜

关注我们

  • 华夏健康网APP

  • 华夏健康网公众号

热门产品: 华夏健康网知识

关于我们 免责条款 版权说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

©2024 九州康网(四川)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值班电话:134 0864 9510
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:蜀ICP备2024108139号-1  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:川(备)-经营性-2024-0030

公安部网安备案: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2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