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限极频频被市场质疑:其商业模式是否游走在“传销”边缘?

2025
03/11

九个财经

个人

分享

2025-03-11 09:00:22

九个财经

阅读

A+ A-

作为李锦记家族旗下的重要企业,无限极在保健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然而,近年来,这家企业频频被市场质疑其商业模式是否游走在“传销”边缘。

作为李锦记家族旗下的重要企业,无限极在保健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然而,近年来,这家企业频频被市场质疑其商业模式是否游走在“传销”边缘。高昂的产品价格、层层返点的销售模式、近乎“洗脑式”推销的话术,让无限极陷入了深重的信誉危机。在中国直销市场日益规范、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无限极还能继续依靠这套模式行稳致远吗?

营销模式存疑:无限极的商业运作是否合规?

有自媒体爆料,无限极采用的优惠卡+合伙人制度,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间成为“经销商”。购买满498元即可获得办理“优惠卡”的资格,享受8折折扣,并成为“黄金会员”;办理优惠卡后,即可进一步升级成为无限极合伙人(经销商),获得更高折扣和返点;购买越多、推荐他人加入,享受的返点就越高,最高可达8%销售返点。

这套会员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优惠,不断刺激用户投入更多资金,甚至拉拢亲朋好友一同“投资”,这种模式与典型的多层次营销(MLM)高度相似。

在无限极的市场运作模式中,推荐他人加入可以获得更高收益,甚至可以组建销售团队,享受团队业绩返点:个人销售达标奖励:销售达到2000点、4000点、6000点、10000点(1元=1点),即可分别享受2%、4%、6%、8%的折扣返点。组团奖励:邀请4人组成团队,当所有成员销售额满2000元,团队总销售额破万时,组长可以获得更高奖金。额外奖金:销售人员不仅有基本返点,还能享受超额奖、业绩红利奖、分红等附加收益。

无限极的这一模式,与传统“拉人头”、多层级奖励的传销模式高度相似,尽管其拥有直销牌照,但在执行过程中,已经触及了中国《禁止传销条例》中对于“多层次计酬”的监管红线。

擦边营销与“洗脑式”推销,消费者投诉不断

无限极不仅销售模式存在争议,其销售人员的宣传手段也长期受到市场诟病。产品功效被夸大:例如“增健口服液”,宣传其由香菇、茯苓等中草药提取复合多糖,能够提高免疫力。但是否真有效,缺乏科学依据。销售话术诱导消费:消费者投诉,销售人员常用“吃了无限极,就不用吃药、不用去医院”等言辞诱导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大量囤货。家族式洗脑营销:无限极在推销过程中,鼓励“世袭经营”,宣称“经销资格和财富都可传给后代”,营造“一旦加入,就能改变命运”的幻象,诱导更多人深陷其中。

社交平台上,大量消费者曝光自己或家人因深陷无限极的“事业机会”而损失惨重,甚至有人因过度囤货,负债累累。

高价产品与“隐形”直销,涉嫌违规操作

无限极的产品售价普遍较高,如:增健口服液:335元/60支/盒(每支5.58元)。女仕口服液:325元/盒

• 澜仕口服液:436元/60支/盒(每100ml含粗多糖550mg)。养固健常欣卫口服液:432元/60支/盒(每支7.2元)。

这些产品均属于保健食品,不具备治疗功能,但无限极销售人员在推广时,却往往含糊其辞,暗示其具有某种“特殊功效”。

此外,无限极的直销牌照规定了其可销售的保健食品仅有17种,但官网显示的产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,涉及养固健、乐姿乐言、优全佳、轻意养等多个子品牌,是否存在违规直销行为,值得市场关注。

监管压力升级,传销质疑持续发酵

近年来,国家加大对直销企业的监管力度,尤其在权健事件后,保健品市场的合规性成为监管重点。中国《禁止传销条例》明确规定,直销企业不得进行“多层次奖励”,但无限极的层级返点、销售团队计酬模式明显踩线。

无限极曾因虚假宣传被罚,2019年,因宣传夸大产品功效,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100万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官网对直销和传销有明确界定:直销:以单层次为主要特征,禁止“拉人头”与团队计酬;传销:以“拉人头、入门费、多层次、团队计酬”为特征,属违法行为。

无限极当前的模式,是否已经越界?这将成为未来监管重点。

面对持续发酵的舆论危机,无限极能否调整商业模式,抑或继续游走在“擦边球”的灰色地带?答案或将在未来的监管行动中揭晓。


 

相关阅读

精选

热榜

关注我们

  • 华夏健康网APP

  • 华夏健康网公众号

热门产品: 华夏健康网知识

关于我们 免责条款 版权说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

©2024 九州康网(四川)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值班电话:134 0864 9510
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:蜀ICP备2024108139号-1  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:川(备)-经营性-2024-0030

公安部网安备案: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202号